5月18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深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爭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表率專題推進會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2022年第四次月例會,四川發展組織各直接出資企業及下屬上市公司視頻參會。會上,四川發展作書面交流,這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四川省地方國企唯一獲得的國務院國資委月例會交流機會。
四川發展作為四川省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聚焦主責主業,先后控股收購新筑股份、清新環境和川發龍蟒3家上市公司,戰略投資6家上市公司,積極探索國有相對控股上市公司差異化管控,取得初步成效。獲悉國務院國資委調研信息后,資本市場部、公司改革辦主動提煉總結,積極溝通匯報,在省國資委支持推薦下,得到國務院國資委認可,獲得了經驗交流機會。
此次書面交流重點圍繞創新管理機制、靈活開展資本運作、強化產業協同等三個方面介紹了四川發展通過深化改革做強做優上市公司的具體舉措和成效,起到了很好的宣傳示范作用。
全文如下:
創新管理機制 統籌整合資源
以深化改革做強做優上市公司
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四川省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先后控股收購新筑股份、清新環境和川發龍蟒3家上市公司,戰略投資6 家上市公司,形成一批資本運營“壓艙石”資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四川發展積極探索國有相對控股上市公司差異化管控,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靈活開展資本運作,強化產業協同,公司運營質量大幅提升。截至2021 年末,3 家控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387 億元,較控股前一年末總市值提升160 億元,提升幅度超70%。
一、創新管理機制,提升運行效率質量
在優化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上,重點化解國資監管與上市公司市場化運作的突出矛盾,著力平衡放權與監督、合規與高效、激勵與約束三層關系,不斷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和質量。一是理順行權程序,科學規范決策。發揮上市公司獨立自主經營和治理結構完善優勢,堅持通過派出股東代表、專職董事、監事履行經營決策和國資監管職能,構建科學規范行權路徑。屬于上市公司自主決策事項,授權股東代表及派出董事自主表決后備案。需國資監管機構決策的事項,尊重上市公司主體地位,嚴格按照股權關系及上市公司治理機制,由股東代表及派出董事在決策過程中表決股東意見,依法依規科學行權。二是充分授權放權,放活決策空間。印發對所控股上市公司重大事項管理暫行辦法,制定需報集團公司審批決策的事項清單,包括戰略規劃、重大投資、資本運作、高管任免等14個事項。清單外事項充分授權上市公司自主決策,較集團其他企業,上市公司自主決策事項更多、范圍更廣、權限更大。三是完善經營機制,激發活力動力。3家控股上市公司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中層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員工市場化招聘率均實現100%,清新環境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企業經營活力進一步釋放。推行中長期激勵,清新環境、川發龍蟒實施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覆蓋員工846人次;新筑股份在工程構件事業部推行超額利潤分享機制,將15%-30%的超額利潤獎勵給核心團隊,激發隊伍干事創業動力。
二、用好資本運作,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揮上市公司資源整合、開放合作的平臺優勢,以資本為紐帶,持續開展資本運作,堅持將優勢資源向上市公司集中,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優質資產資源注入上市公司。將業務模式、盈利能力成熟穩定,日均供排水能力約200萬噸的優質水務資產注入清新環境,注入當年市值同比提升近80%。推進資源量近1 億噸磷礦資產注入川發龍蟒,助力上市公司鎖定上游稀缺資源,打通“礦化一體”全鏈條運作路徑。推進區內運行規模最大的光伏資產注入新筑股份,謀劃困境上市公司轉型。二是強化資金資本支持。發揮大股東的錨定作用,通過牽頭參與非公開發行股票等方式,累計為上市公司直接提供發展資金超88億元,充實公司發展資本。積極拓展上市公司外部融資渠道,清新環境獲得中國進出口銀行5億元授信和渣打銀行4000萬美元授信,發行8億元綠色公司債券,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三是引導上市公司價值回歸。設立4.9億元規模的大股東增持專項資管計劃,成立50 億規模的紓困發展證券基金,搶抓市場窗口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等方式積極參與旗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發揮大股東對上市公司價值引導與錨定功能作用,穩定資本市場預期。紓困發展基金響應監管部門號召,擬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新筑股份和川發龍蟒。
三、強化產業協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把上市公司作為產業布局發展的重要抓手,系統謀劃上市公司發展戰略,優化產業布局結構,引導上市公司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賦能提升上市公司市場競爭力。一是推動整合上下游資源。發揮國資股東議價能力、風險控制等比較優勢,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整合發展產業鏈的信心與能力,協助清新環境控股收購深水咨詢、天晟源以及天壕環境,延伸拓展水務咨詢、環境監測等業務,拓寬業務領域。積極協調各級政府獲取政策資源支持,推動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制造等項目納入省級重點項目,支持川發龍蟒開發稀缺礦產資源,打造“硫磷鈦鐵鋰鈣”循環經濟產業鏈。二是支持上市公司主業轉型升級。立足整體發展戰略,依托資源稟賦優勢,有針對性的指導上市公司產業布局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推動川發龍蟒從基礎磷化工材料向高端精細磷酸鹽和新能源材料領域轉型升級,落地開工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磷酸鐵新能源材料項目。將清新環境從煙氣治理單一服務商升級為涵蓋水務、環保檢測等業務的綜合性環保服務商,打造國內環保領域龍頭上市公司。謀劃新筑股份由傳統裝備制造向光伏新能源領域轉型,力爭打造西部新能源領域龍頭上市公司。三是省地合作共享業務資源。深化與地方政府戰略合作,用好集團公司與地方長期合作渠道,協助上市公司圍繞主業拓展業務、獲取資源,清新環境與攀枝花、雅安、達州等地合作落地固廢處理項目,新筑股份磁浮項目入選成都市軌道交通“磁浮示范線”并納入相關規劃,川發龍蟒獲取省內釩鈦磁鐵礦、鋰礦、磷礦等資源。
